当前栏目: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科室名称不得标新立异!规范民营医院发展通知来了
点击量:114
民营医院未来如何发展,规范还是主旋律。近日,贵州省卫生健康委、贵州省医保局、贵州省中医药局印发《进一步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的通知》,重申了规范民营医院执业行为,在此基础上,促进民营医院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规范医院名称和科室设置
近年来,民营医院名称一直是卫生行政部门严查的重点,据看医界了解,2020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2022年,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印发2022年度全国民营医院专项巡查行动工作方案,都对医院名称做出了规范。而本次贵州印发的方案中,对于医院名称和科室设置,都做出了更为详尽的要求。
通知指出,民营医院名称应当名副其实,严禁利用谐音、形近字模仿其他医疗机构的名称。严禁民营医院使用“人民医院”“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仅限于公立医疗机构使用的名称,以及“省立”“市立”等易混淆举办主体的名称。
未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核准,医疗机构名称中不得含有“国际”、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及其简称、国际组织名称、“中国”、“全国”、“中华”、“国家”字样以及跨省地域名称等。
在科室设置方面,通知明确,民营医院科室设置应当与诊疗科目、医师执业范围、设备设施等相匹配,不得突发奇想、标新立异,为吸引眼球设置名称怪异的科室。严禁只登记一级诊疗科目的民营医院,开展技术复杂、风险难度大、设备设施条件要求高的医疗服务项目。规范民营医院专项技术审批。
有趣的是,在征求意见稿中,并未出现“不得突发奇想、标新立异,为吸引眼球设置名称怪异的科室”的表达,而在正式公布的通知中,新增了这一表达,或许这也是对于目前民营医疗一些名称怪异科室命名的规范。
支持公私合作学科共建
由于体制原因,国内顶尖的医疗人才、技术大多集中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长期不占优势,如何提升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贵州印发的通知也在错位发展和人才建设方面做出规划。
通知提出,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民营医院转型,开展康复、护理及医养结合服务。鼓励民营医院向连锁化、高端化转型。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类型的医疗业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
同时,在人才专科建设方面,指导民营医院聚焦内涵建设,提升内部运行和治理能力。民营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与公立医院同等条件申报职称评审。将民营医院纳入所在市(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申报和遴选推荐范围,同等参与,择优遴选推荐。鼓励民营医院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培育重点专科。支持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民营医院参与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自主申报,打造专科品牌,带动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支持民营医院参与对口帮扶。
通知还提出引导民营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鼓励专科服务能力较强的民营医院牵头组建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按规定合作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贵州民营医院床位数占比超44%
虽然民营医院数量早已超过公立医院,但业界认为,体现民营医院服务能力的诊疗人次和床位数远不及预期,不过,2023年贵州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贵州民营医院床位数量占比已超44%,诊疗人次也迎来大幅上涨。
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贵州公立医院302个(其中卫生健康部门办221个),民营医院1242个。与上年相比,公立医院增加13个,卫生健康部门办增加10个,民营医院增加75个。
医院床位中,公立医院床位数14.21万张,民营医院床位数11.34万张(各占55.63%和44.37%)。而卫生人员总数指标中,公立医院17.39万人,民营医院8.18万人。
2023年医院诊疗人次中,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数7064.66万人次(占医院总数的75.54%),比上年增长10.46%。民营医院总诊疗人次数2287.53万人次(占医院总数的24.46%),比上年增长13.85%。出院人数中,公立医院出院人数544.02万人(占医院总数的69.70%),民营医院236.54万人(占医院总数的30.30%),分别比上年增长14.67%和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