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禄口机场到郑州六院,保洁员疑似撕开疫情防控的一个缺口。
已公布的郑州六院相关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显示,医护人员、保洁、陪护多有院外多地活动史。
在院感“零容忍”之下,多地已推出举措消灭可能存在的死角和盲区。
严格医务人员分类管理 保安、保洁员都成重点关注对象
8月5日,北京对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其中明确医务人员分类管理,加强对发热门诊保安、保洁人员的管理,实行集中居住并相对独立,且不得与医院其他人员混住,将护工纳入陪住管理。
严格医务人员分类管理。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和转运急救等机构,对参与相关工作的人员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医务、后勤、护工、保洁、安保等人员的防护要求。对发热门诊等重点科室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监测,保持人员相对固定,非必要不与医院其他科室人员接触,严格控制活动范围,避免外出和聚集活动。加强对发热门诊保安、保洁人员的管理,实行集中居住并相对独立,且不得与医院其他人员混住。要加强重点科室的环境消杀、物体表面消毒。
严格减少就诊人员密度。坚持预约诊疗与预检分诊相结合,引导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就诊,缩短在院等候时间;合理确定床位使用比例,禁止加床收治患者;合理设置隔离区域或过渡病室,做好入院患者和陪住人员筛查;严格陪护及探视管理,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不探视、不陪护,非定点医疗机构非必需不陪护、不探视,对确需陪护的要固定陪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且限制活动范围;将护工纳入陪住管理。
不仅北京,8月2日,河南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重申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全员防护”的概念,要求对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一线工作人员实施闭环管理。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均应做好个人防护,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做好额外预防,避免发生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
各医疗机构要不断强化全院、全员(医务、后勤、保洁、保安、护工、社会化服务等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建立行之有效的行为屏障,加强对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措施实施效果的监管。
严格落实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一线工作人员的闭环管理措施,严格做好个人防护,规范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全过程的培训、指导和监管等,防止工作人员的院内交叉感染。
警惕“灯下黑”医院内部不能有死角
严格发热门诊管理,严格住院患者陪护和探视管理,全面落实分时段预约……疫情防控以来,医疗机构针对患者出台很多精细化的管理措施,郑州六院的院感事件折射出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灯下黑”的情况。
其实对于“保洁员”等院内被忽视人员的关注和要求并不少。
2020年12月2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续开展全员感染防控培训,强化“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意识,落实全员感染防控培训制度。
培训对象应覆盖全体医务人员以及管理、安保、后勤(包括外包服务)和陪护人员,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设定,并组织培训及效果考核。通过持续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与技能,具备排查新冠肺炎的意识和能力,使所有人员掌握标准预防要求、落实基础感染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护工、保洁员无疑是防控的薄如环节,同样也是难点。
近日,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医疗服务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护工管理和规范培训”专家研讨会上,国内著名院感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胡必杰表示:如今,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和防范意识已经非常到位,但院感仍有一个重要的薄弱环节——护工。
因为在不少机构护工、保洁员分布在医院的各个角落,流动性强,另一方面,这类人员年纪比较大、文化水平低,很难按照标准不折不扣执行院感防控要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张鸽撰写的论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对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管理的反思及其对策》认为,要分类施策保护易感人群。
文章表示,“虽然疫苗成功后可优用于医务人员,但最可靠的办法还是降低感染风险。注意全面开展院内感染培训和公共卫生知识培训,普及手卫生和呼吸卫生等知识,使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知行合一’。注意重点科室,除了发热门诊、呼吸科、感染科和急诊外,口腔、耳鼻喉、眼科、消化科、放射科、检验科、慢性病病房等科室,也要根据岗位特点重点保护。”
该文指出,“注意特殊人群,对预检一线、重点科室和从事侵入性操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重点指导,对工龄较短的护理人员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师带班指导,对延迟退休和返聘专家给予通风良好的独立诊室,对集中住宿的医务人员还要加强生活驻地感染控制管理。做好各类人群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置预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医务人员的危害。